給陪伴者的建議
當你閱讀這個部分時,相信你關心的人曾經歷失胎 (即流產或夭折),可能他/她是你的伴侶,家人,朋友,或同事。你可以藉以下部份了解多些他們的經歷,從而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協助和支援,例如明白他們的失去,肯定他們為人父母的身份,以及表達你對孩子離開的遺憾,這些都會讓他們感到不再孤單。
失胎後可能會有的情緒
在這個部分,我們會列出經歷失胎後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,而每個人的反應都不盡相同,故內容只供參考:
- 傷心流淚 (因失去了所愛的孩子及為人父母的願望)
- 震驚(特別是產前檢查沒有出現異常情況下經歷失胎)
- 嬲怒,感到命運不公
- 妒忌其他懷孕婦女或順利生產的父母
- 自責,反覆思考是否自己的過失造成流產(但大多數情況都不是孕婦可以控制的,詳情可見”關於失胎”)
- 失落,感到好像失去了身體的部分
- 孤單,不被明白
- 驚慌,經歷失胎後,感到身邊事物不受控制
- 無助感,無能感 (感到自己無能力保護孩子)
- 接納失胎已成事實,慢慢如常生活
- 為不再懷孕感到鬆一口氣
失胎夫婦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挑戰
- 害怕到醫院覆診
- 不知道哪裹尋找支援和協助
- 不敢向上司/公司提出他們現時的需要
- 強裝「我已經無事」
- 逃避去接觸懷孕或有孩子的家人/朋友
- 壓抑自己的情緒,從而安撫另一半
- 擔憂,甚至恐懼下次懷孕
伴侶的支持
經歷失胎後,不論太太或丈夫,同樣地受到衝擊,只是當中的體驗和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,若能互相明白,彼此扶持,定能有助伴侶渡過哀傷,甚至加深彼此的情感關係。
胎兒在母體成長,故此與太太的連繫較為直接,而當失去胎兒後,也容易出現較大的身心影響。至於丈夫,他沒法與太太一樣,與胎兒有血肉相連的體驗,加上失胎後,往往需要照顧太太的身心恢復、安排胎兒的安置及其他親友的交代等,故此表現較為理性或集中處理實務為主,但他們的內心其實同樣地感到哀傷、無助及失落。
失胎後,太太或許遇到以下的挑戰:
- “為何是我?”:容易出現自責,反覆思考是否自己的過失造成流產(但其實大多數情況都不是孕婦可以控制的,詳情可見”關於失胎”)
- 悲傷與失落:失去了所愛的孩子,彷彿也失落了母親的身份,也落空了未來與該孩子一起生活的期盼
- 恐懼與害怕:經歷著這突如其來的失去,感到事物不受控制,十分擔心再經歷失去,害怕回醫院覆診,或逃避接觸其他孕婦或有孩子的父母
失胎後,丈夫也許遇到以下的挑戰:
- 同樣感到哀傷和沈重:透過超聲波或感受胎動時,男士也真實感受到與孩子的聯繫。
- 無助感與無力感:看起太太的哀痛卻又無能為力,再加上生活上各方面的壓力無法即時解決,感到無助,甚至崩潰。
- 不明白與疑惑:縱然有傷感及失望,但感受未必如伴侶般強烈,甚至可能會疑惑:「我太太是否反應太大?」
而事實上,縱然面對相同的失胎經歷,伴侶之間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,彼此的體諒和扶持,可以讓你們更有力量面對這個艱難的時期:
- 開放溝通
- 透過與伴侶坦誠傾談,耐心聆聽對方的關注,並分享自己的體驗,讓彼此逐步消化事件和一起渡過哀傷。當你不知道說什麼好,一個擁抱或許比語言來得更有力量。另外,在日常生活中,多向伴侶表達肯定和欣賞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如這些日子辛苦你了。
- 肯定逝去的孩子
- 雖然孩子在世的時間短暫,許多曾經歷失胎的父母均表示,為孩子留下印記及肯定他/她的身份,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歷程。例如,與孩子拍照、製作有關他/她的紀念品(如手印和足印模型),甚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和孩子作最後的道別,都能夠幫助父母確認孩子的存在,同時也肯定您們作為父母的身份。
- 伴侶不同的哀傷反應
- 面對哀傷,您和伴侶可能有不同的反應。可能其中一方仍然感到傷痛,而另一方則已準備繼續前行。事實上,仍感到傷痛的,只是需要多些時間去消化這經歷; 而準備繼續向前的,也只是希望重捨生活的平衡。每人面對哀傷的步伐都不一樣,明白及尊重彼此的不同,建立一個心靈空間,學習與哀傷共存。
- 陪伴與空間
- 每個人哀悼的方式均不一樣,可能有些人需要表達情感,有些人則傾向透過行動或解決問題去回應哀傷。留意伴侶的需要及應對的方式,容讓對方以自己舒服待方式去經歷哀傷,當然您也可以適時給予對方所需的支持。例如當察覺對方感到不安或失落時,安排時間陪伴他/她;有些時候,伴侶也可能需要個人的空間,例如男士可能希望外出和朋友做運動減壓,女士會透過打扮來照顧自己的需要。
- 尋找協助
- 家人朋友、同事、醫護、輔導人員、甚或網上都能提供各種不同的資訊。我們只需選擇合適自己的進行參考,並篩選不適用的資訊。
- 協助處理困難情況
- 有時伴侶可能未準備好將這個消息告知身邊的人,您的協助能很大程度減輕他/她面對這個情況的負擔。
其他身邊人:我可以做啲乜?
悲傷需要被接納和撫慰,而不是被糾正,很多人以為用一般慣用的說辭,就能讓喪親者儘快揮別悲傷,殊不知有時卻適得其反。事實上,沒有隻言片語能讓人在痛失摯愛後頓然感到釋懷。許多經歷失胎的父母均表示,最希望其他人的回應是陪伴,明白及接納他們的哀傷,肯定他們逝去的孩子和為人父母的身份。
若您很想安慰失胎父母,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:
避免說: | 試着說: |
「人死不能復生,節哀順變」 | 「相信呢段日子的確唔好過」 |
「你仲後生,養好身體,實好快有第二個」 | 「對你來講,實在好難接受」 |
「人終有一死,別太難過了,堅強點」 | 「BB知道你是愛他/她的」 |
「至少你還有別的孩子」 | 「對你來講,BB嘅離開喺一個缺失」 |
「其實BB的離開對你來講喺一件好事,起碼你唔洗咁辛苦照顧佢,都係一種解脫」 | 「呢段日子辛苦你了」 |
「要堅強,唔好傷心,仲有好多事情需要處理」 | 「每個失去所愛嘅人都會難過,你可以大哭一場,但這並不代表你不堅強。要獨立處理問題唔容易,有咩我可以幫到你?」 |
「都過咗成年,點解你仲係咁傷心」 | 「呢份傷心,也代表着你對孩子的愛,而呢份愛亦唔會有期限。」 |
「人都死咗,唔好諗咁多」 | 「你仲好掛住佢,講出來可能會舒服啲」 |
「呢個係上天的旨意」 | 「你都好唔捨得」 |
「時間可以沖淡一切」 | 「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步伐調適,但儘可能讓自己的作息規律保持正常」 |
你也可以:
- 主動聯絡流產父母,鼓勵參與活動,培養興趣
- 提供實務支援,例如幫忙照顧其他孩子,購買日常用品等
- 在失去胎兒的紀念日、節日以卡片或信件、電話、拜訪表達關心
- 共同紀念孩子,製作家庭回憶錄,分享回憶
- 提供關於流產或心靈相關的書籍或資訊
- 當發現當父母嚴重地受失胎影響,請尋求專業協助
安慰失胎父母小貼士
- 聆聽,協助失胎父母表達的內心感受
- 表達真誠的關心,不批判哀傷父母的悲傷反應,允許個體差異
- 以開放和尊重的態度接納失胎父母的情緒和想法,不主動提出建議或作出決定
- 你也可以分享自己對逝去孩子的感受,表達同理心
- 安靜的陪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
避免不恰當的行為
- 鼓勵流產父母移除為胎兒準備的房間,或作出重大改變
- 刻意迴避討論失去的胎兒,避免引起悲傷
- 對哀傷父母給予價值性批判和比較
當遇到困難情況
可能你在與哀傷父母接觸的過程中,發現他們應對的方法不如你所預期,甚至有時候他們的反應和情緒會讓你感到困惑和洩氣。提醒自己不要因此感到憤怒或自責,嘗試理解對方正處於強烈的哀傷情緒當中,接納不同人應對哀傷的方法皆有差異,每一個人也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渡過這個艱難的時期。
自我照顧
作為身邊人的你,在照顧失胎父母的同時,也別忘了照顧自己。如若你感到壓力和擔憂時,你可以:
- 與信任的人或專業人員傾談
- 為自己安排休息空間,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活動,放鬆心情
- 如若你亦感到哀傷,亦容讓自己有哀傷的空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