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失去了你,心如同挖了一个洞,好像没有了自己一般。」
突如其来的失胎,对父母和家人来说犹如从天堂跌入地狱,不仅容易对自我价值及身份角色引起质疑,也可能对婚姻和家庭关系造成冲击。縰然外人看来貌似轻松,彷佛已走出幽谷,可是强颜欢笑的背后,父母的内心深处往往仍被那失胎的经历所缠绕,伴随着疲累、难过、震惊、焦虑的身心状态。
「为什么过了一段日子,我再次想起时,内心仍然感到难过?」
在哀伤的路上,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心路历程,并没有必然的模式或时间表。在不同的日子或处境,父母或许不时联想起离别的痛苦,有时又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,当中的反应起伏不定,但都是正常和自然的。
Strobe & Schut (1999) 提出,哀伤的历程并非是单向和线性发展的,而是重复来回于失缺主导 (loss-oriented)和复原主导 (restoration-oriented)之间摆动。一般来说,生活会渐渐由失缺主导摆向复原主导。若在任何一边停留太长时间,未必是健康应对哀伤的方式,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中找到一个平衡,才能适应悲伤,慢慢迈向新的生活。
失缺主导 (loss-oriented)
复原主导 (restoration-oriented)
经历孩子的离去后,失胎父母会在经验哀伤情绪和维持正常生活之间来回摆动。过了一段时间,生活可能已进入平稳状态,但到了某些特别日子,例如母亲节、父亲节、孩子的预产期等,他们往往又会再次返回失缺导向,感受到心痛和难过,之后又能够重回生活适应的状态。当失胎父母可以按着自己舒服的步伐和方式,在这摆动模式中持续来回经验,情绪的剂量和对生活的影响将会渐渐减少,并逐渐适应哀伤。
哀伤的起源正正是来自父母对胎儿的爱;故此,每落下的眼泪、各种的思绪,都代表着父母对胎儿的不舍和关爱。哀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对孩子的思念会成为内心的一部份,伴随着自己的人生,但对生活的影响将越见减少。
失去胎儿的哀痛,是需要时间去过渡的。认识哀伤,拥抱情绪,一步步学习与伤痛共存。
「一个月过去,我发现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去表逹安慰。我只好埋头工作,这样我才可暂时避开面对这种困局。」
哀伤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,对于很多人来说,经历哀伤情绪时,会直接流泪和表达强烈的情感,这就是「直觉型哀伤」(intuitive grieving)。另一方面,也有些人会以认知或行动方式处理哀伤,例如:思考分析事件、安排后事或重回工作/正常生活,而较少倾向直接表达感受,这就是「工具型哀伤」(instrumental grieving)。要注意的是,只要是配合丧亲者的内在需要和舒服的方式,「工具型哀伤」和「直觉型哀伤」对哀伤的适应同样有效。当然,更为健康的模式是混合型哀伤 (blended grieving),即容许情感的表达和流露,也可以透过认知及行为应对哀伤和生活。(Doka & Markin, 2010)
每个人表达哀伤的方式皆受其性格特质、成长背景、过去经历、文化及环境等因素所影响:有些人会选择向人倾诉、有些人会隐藏自己;有些人接受理性分析和付诸行动,有些人则接受感性响应和陪伴。经历失胎后,伴侣之间的反应也往往不尽相同。与伴侣相处的时候,彼此不同的哀伤表达方式,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被理解和支持,认为他/她漠不关心,甚至批判对方「不够」难过,又或「过度」哀伤,从而影响亲密关系。
和伴侣坦诚沟通,了解彼此的身心需要,明白并接纳对方可能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哀伤,有助大家一同走过这段哀伤的经历。有时候,一句「谢谢你」、「我爱你」,又或一个拥抱,都能融化心灵,让彼此再次结连,面对未来的挑战。
重新提交 | 总分:0 |
少于6分 | 正常范围,表示身心适应状况良好 |
6-9分 | 轻度压力,宜做压力管理,建议找家人或朋友谈谈,抒发情绪; |
10-14分 | 中度压力,可考虑专业人士(如社工、辅导员)作谘询,以寻求找方法纾缓身心压力; |
15分以上 | 严重压力,建议尽快寻求专业人士 (如社工、辅导员、临床心理学家或医生)协助,以协助处理身心困扰。 |